時代電影

關於電影劇情與製作過程

現在災難片或科幻片恐怖片那些都喜歡整個用動畫來表現...感覺很沒真實感那種畫面就像在玩大型電玩...很死板的感覺還是比較懷念以前大多用道具(提升道具的視覺上的真實度)比較有真實感請問你們覺得呢?還有就是一部片明明無法讓人心驚肉跳也沒什麼緊張的氣氛只是常常用特效音效忽然嚇人一跳或是用肚破腸流肝臟四溢(我個人覺得用噁心來形容比較貼切...)來取代恐怖的境界

那算成功的影片嗎?好像很多導演都喜歡來這招因為我也不知道如何才算是製作一部成功的電影

只是覺得不喜歡上面所提的那些過程

所以也想聽聽各位網友的各方面看法~不管你的看法是對或錯都可以提出來喔^^
版主所提出的問題恰巧跟我之前發問的一則問題很類似好萊塢電影工業的黃金十年?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010042808373之前常感覺近年的電影有偏重使用特效的趨勢

故事往往被掩蓋了

反倒讓人懷念起沒有特效的時代。

然而最近我的想法倒有一點改觀。

若是稍微了解一部電影的製作過程

或許就不會對這種現象太苛責了。

電影(movies)的原意是動態影像(moving pictures)它原本是一種藝術的表現形式

但相較於其它的藝術表現類型

這是一種大規模的綜合性創作。

從劇本構思、到拍攝階段的演員表現、燈光、攝影構圖.......每個階段都有人員提供專業技術與巧思。

觀眾在電影中看到的瞬間一幕

可能就隱藏了無數的意涵。

然而電影問世百年之逾

到了當代它儼然成為了一種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娛樂。

(其實早在1908年左右就已相當大眾化了)觀眾去戲院看電影主要是基於娛樂休閒而非欣賞它們的藝術價值。

電影業者通常無法忠實的呈現自己的像法

還要顧及資金籌備、以及將來在市場上的種種因素等.....太過藝術的片

觀眾看不懂

這種虧本的投資不是一般人有心力負擔得起。

(註:例如由漫畫家轉行導演的法蘭克米勒Frank Miller

因為其執導的閃靈俠Spirit極其風格化

在戲院上失利

導致財務的虧損。

)因為拍攝一部電影所費不貲

獨立製片的路往往蓽路藍縷所以編劇會尋求大片廠的資助以承擔失敗風險。

電影業者必須不段的調整拍攝的形式與風格以迎合廣大的觀眾。

票房有利可圖

片廠才願意投資拍攝計畫。

因此

我們目前看到大部分的片

會趨於廣大觀眾喜歡的形式。

(註:1980~90年代好萊塢電影仍然瞄準本土市場

但可以發現近年來已把目標設定吸引全球的觀眾

跨國取景的電影越來越常見

如變形金剛2、慾望城市2等.....)電影造就時代

時代也造就電影我們站在一個時代的轉捩點上

或許一開始會不太習慣近年電影躍動、綺麗、快速的步調

但無可否認的

就像古詩演化到唐詩

再演化成詞一樣的自然

例如1960年代所認為的鉅作

現今的觀眾可能無法接受。

(暫不考慮技術問題)而自從CGI問世後電影的歷史開啟了新的紀元

電影業者不段的嘗試在電影中加入新的特效元素

3D電影往後也會越來越普及化

演員的表現反倒沒有那麼重要了。

版主所說的嚇人音效趨勢

個人認為跟視聽設備的提升也有關。

其實好的劇情片依然不斷的推陳出新

只不過大部分被現今特效的

arrow
arrow

    asd101400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